公告版位

其實,學脈和學方,或是說,整個中醫「望聞問切、理法方藥」的角度看來,是難以切割的。

.

假設,我們把到一種脈,就對應一個方,那麼中醫世界裏,千萬個方劑,也就應該有千萬種脈型。

.

 小小的三指(和我小小的腦?),如何能分辨這麼多的脈呢?

.

 所以,脈和方,有其相應之處,這是必然。但在不同的方之間,或方劑的加減之間,從脈象上去做比較整理,就是其中的要訣了。

.

 例如說,沉緊脈有大黃附子細辛湯、沉弦脈有柴胡桂枝湯,有苓桂朮甘湯……沉若少一分,緊如加一分,弦若強一度,則藥物要如何加減?方劑間又如何去轉換?其實這都是臨床上的真功夫,不經多年浸淫,難有自己的心得。

.

沒有老師領入門,更是難以自行摸索。

 .

有人說,專業的訓練,至少需要一千小時。我覺得脈學和方劑學間的融會貫通,可能需要一萬小時以上吧……只能說「精還要再精、通還要再通」;而且,前提是,要一直保持著自我進修的精神啊!

 .

和同班同學(都是西醫的主治醫師了)聊起來,都說中醫真是一個「自我折磨」的行業啊~~~~不過如能「樂在其中 」也就「歡喜甘願」了。


碎碎念完之後,我們來點有營養的,節錄 何紹奇先生,在"讀書析疑與臨證得失"一書中的文章「學方四境界」,與大家共享: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的疾病無法痊癒,其實有很大的因素,是和個人的生活習慣有關。

 

患者因為觀念錯誤,重複的做著傷害身體的行為而不自知,甚至自認為很健康,這樣的情形,即使遇到再厲害的醫師,用最好的藥物,疾病也很難痊癒。

 

衛教實在是醫療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這些問題與觀念,我必需常常的重複向病人澄清,有的時候患者還不相信……真正是「有嘴說到無涎」~~~~。

 

因此,今天就把這些觀念整理一下,與大家分享,希望可以達到一些宣導的效果。如果各位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在此篇後面發問來討論。

 

 

今天要提出的錯誤觀念就是:

 

<每天早上都必需喝一杯咖啡或奶茶,然後就會肚子痛然後拉肚子;藉此來達到每天排便的目的>

 

No! It’s wrong!!!這絕對是錯誤的行為!!!

 

 

這類患者,通常他們的體質是屬於脾胃虛弱,蠕動困難的。因此,早晨空腹喝下的咖啡或奶茶,對於這些人的體質,幾乎算是一種「瀉藥」。

 

這些人持續這樣行為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如果沒有咖啡或奶茶,就不會上廁所。

 

為什麼這樣呢?腸胃力量弱的人,蠕動比較慢,吃得多容易脹氣以外,大便的頻率也比正常人少。一般人每天排便一次,但是腸胃虛的人,反而是2-3日上一次才符合體質的條件

 

應該是要吃補藥,或是用灸法補充正氣,讓腸胃的蠕動功能恢復,消化吸收加速,唯有這樣,健壯的身體才會每天有正常的便意。

 

想想看,您的腸胃已經夠虛了,還每天用瀉藥來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豈不是虛上加虛。更嚴重的是,咖啡和奶茶,皆屬於「濕熱」性質的食物,這些濕熱的毒素,因為脾胃功能虛弱的關係,無法轉化出去,反而累積在身體中。

 

也就是說,這樣的排便模式,是沒有辨法真正排出體內毒素的,瀉藥只能排出「腸子裏面的東西」,但是存在身體之中、血液之中、組織之中的濕熱毒素,要代謝到腸子和大便中,這需要中醫所謂「脾主運化」的功能,也就是說,沒有強健的「脾胃」功能,體內就沒有好的排毒系統。而當腸胃功能愈來愈弱時,毒素無法代謝到腸子。結果瀉藥只有排到「便」,沒有排到「毒」。

 

這有多糟呢?長期以來,體質轉變為「脾虛濕熱」,這是中醫的概念中,極為難纏的狀況。俗話說,三年之病需求七年之艾……數十年的錯誤行為所造成的傷害,又需要花多少的時間、精力、金錢才能修補呢?

 

 

 

ps對中醫有興趣的同胞,可以參照傷寒論的這個條文,相信我們能有更多共鳴:

 

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胃氣弱易動故也

 


(本日加映一場) 

 

另外,市面上許多商品廣告不斷宣傳著:「每天排便=排毒」的觀念。結果這些腸胃虛的患者,為了害怕體內累積毒素,吃了一大堆健康食品來幫助排便,並認為自己每天排便真是健康啊!這也是很讓人擔心的現象。

 

當然,有些是正確而有效的,有的卻是「排便不排毒」,這是因人而異,而不是因藥品而異,最好是要請教醫師。在這裏提供幾個簡單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1.     如果吃了某食物之後,過了不久就肚子痛而腹瀉,這就不對。「痛」和「瀉」是兩大錯誤指標,絕不是長期保養的方法。

 

2.     如果是隔日能排出成條的大便,就比較可以放心

 

3.     單純的乳酸菌或益生菌,應該沒有問題

 

4.     市售的酵素千千萬萬種,關係製藥廠商的利益,請不要在網路上叫我發表意見。

 

5.     許多健康食品吃了之後能排便的原因,其實是因為裏面放了「輕微的瀉劑」,如:氧化鎂(MgO)的原因,沒有什麼神奇的,大家可以參照健康食品的成分欄。

 

6.     健康食品中,如果看到senn---類的成分,如sennoside, sennapur, senna leaf……等等;這個就是「番瀉藥」,這個成分就是醫院開給長期便秘患者服用的土黃色瀉藥。當然吃了會瀉,因此,該不該吃就要尋求醫師的意見。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先提一個案例:女性患者,胸悶胸痛已經三日,自述幾天前曾做劇烈的運動,之後就覺疲倦而吸不到氣。本來可以用針灸先幫患者補氣,不過患者怕針,而且有暈針的病史,脈象也是沉細弱數,萬一暈針,則是虛上加虛。所以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主。

 

於是我就開了一小包藥,放在小藥杯中,請患者現場服用。等5分鐘後,再進診間把一次脈

 

病人吃完藥後5分鐘,走進診間,症狀已經緩解許多,脈象上也有進步。她笑笑的說:林醫師,沒想到中藥也可以這樣吃啊~~~這個藥好厲害,我已經比較吸得到氣了。不過~~夜市賣金桔檸檬的,也會先給一小杯,你怎麼和賣金桔檸檬的一個樣?

 

……冏……|||

 

沒關係啦~~~金桔檸檬因為對自己的飲料有信心,所以不怕你試喝。如果用這樣的邏輯來講,就是中醫師對自己的藥方有信心,所以當場讓你服用啦!嗯,這樣子想就「酥胡」的啦……

 

中藥怎麼會這麼快呢?中醫到底有多少的可能性?在一般民眾的觀念是,中藥溫和不傷身體,要長期吃才會有效。

 

可是,「一劑知二劑止」、「覆杯即瞑」,馬上吃馬上知道,卻又是我們中醫圈內人最期待的效果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存在呢?其實,是因為治療的疾病屬性不同的關係。

 

偏向「氣機不暢」的問題,比「血」的問題好處理。

偏向「功能性」的問題,比「結構性」的問題好處理。

身體經絡」的問題,比「心理動力」的問題好處理。

 

至於患者到底是那一種問題,只有醫生知道。譬如說,同樣是腸躁症,拉肚子好幾年,有的人可以在1-2週內改善,但有的人就是綿延難治,可以搞上好幾個月。

 

由於「醫--病」本身在專業知識上面的先天落差,病人往往無從得知自己是屬於那一塊疾病。大概就只能從結果反推回去來臆測。

 

不過我想,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儘量使「能很快好的」趕快好起來;需要「慢慢調」的,在安全而沒有副作用的前提下,逐漸進步。


回過頭來談一下這位患者好了,因為「胸悶吸不到氣」是中醫門診經常處理的疾病,若有中醫新手的話,這個症狀一定要了解。

 

這個症狀是標準的「大氣下陷」,這是清代名醫.張錫純的說法,他創立「胸中大氣」這個名詞,認為「胸中大氣」掌管呼吸和心肺功能。其實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元氣不足,呼吸困難

 

這張治療大氣下陷的名方,叫做「升陷湯」,組成只有5味藥:黃耆、升麻、柴胡、桔梗、知母

 

我們中醫圈內人有這樣的共識(迷思?),就是使用的藥物種類如果越是精簡,代表這個方越是有效。因為藥物種類少,則「藥精力專」,也就是說,藥物之間的互相牽制和干擾就少,而比較容易形成一個共同的方向,所以藥雖小包,但力量往往比大包藥還要強,還要快。

 

這個方只有5味藥,不囉嚕,力量強,可見這個創方者(張錫純)的功力之高深!

 

→這也是中醫圈內人普遍認為的「經方」的特色。所以我們會用「頗得仲景制方之原意」這樣的「行話」來讚美這個方的組成。

 

Ps仲景就是傷寒論(經方)的作者啦!大家應該已經跟他很熟了吧…… :p

 

但是「藥精力專」方子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用得不對時,副作用也是又強又快,因為中藥是有寒熱虛實的方向性的,辨證的精準度是唯一的重點。除了問清楚症狀以外,要特別強調脈象,使用這個方時要以緩弱脈為主,而右寸獨弱為合拍,緩脈比細脈合適,細數脈的話可能有虛火,這個方就不應使用。

 

這個方臨床上十分的實用,我是幾乎天天在用。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雖不在中醫標準教材之中,不過個人認為,絕對是有志於良醫者必讀之書。

 ……好像有些話沒講完?可是暫時也想不起來,不然各位看不懂再問好了……就先醬子吧!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網友小蟻日前在板上,提到有關「經方」和「經方派醫師」的問題,這也算是近年來網路的一個奇怪潮流。藉這個機會,也為大家說明一下。所謂的「經方」倒底是什麼,又代表了什麼意義……

 

 

就像基督徒有每天要讀的「聖經」,在中醫浩瀚的書海之中,也有一些著作,是地位崇高,而被奉之為「經典」的。

 

 

這些「經典中的方劑」,就叫做「經方」。

 

 

中醫傳統上有四大經典,分別是: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和內經。被大家像「聖經」一樣的尊崇著,其中內經是關於中醫基礎理論和針灸,而神農本草經是藥物學,只有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介紹了許多的方劑。More...

 

 

所以一般講的經方,就是講 漢代張仲景所寫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這一套書裏面所介紹的許多方劑,像:桂枝湯、葛根湯、小柴胡湯、四逆湯、小青龍湯、大黃蟅蟲丸……這些等等。

 

 

相對於經方,還有「時方」這個名詞。時方就是泛指金元時期以後的醫學名家所創的方子,包括我們常聽到的: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龍膽瀉肝湯、桑菊飲、銀翹散、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等。

 

 

所以,對於善於使用經方的老醫師,我們會尊稱他為「經方家」。

 

 


 

「經方家」、「經方派」這個名詞的說法,其歷史的根源,來自於清朝的溫病vs傷寒之爭。

 

 

盛清(康熙、雍正、乾隆)以後,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張聿青……等醫學家,善於治療因為「溫熱」邪氣所引發的疾病,對於「溫熱邪氣」和人體的對抗、變化,也有很多的心得和發現。因此被稱之為「溫病學派

 

 

顧名思義,傷寒派的「寒邪傷人」和溫病的「溫邪傷人」,剛剛好是一個對立。許多崇古的醫家,如陳修園、柯琴、曹穎甫……等,站在維持中醫傳統的立場,突出「傷寒論」的重要性,而駁斥「溫病理論」。這些醫師就被稱之為「經方家」。

 

 

溫病學派和經方家,在那個時代,真的是罵來罵去的,基本上是一個「學術之爭」;尤其以經方家中的陳修園,更是對溫病派or時方派深惡痛絕,好像用溫病的方劑就是在殺人一般……。

 

 

不過時至今日,溫病和傷寒的學術之爭,已經落幕。中醫界也早已公認,溫病派的「溫病條辨」是中醫史上的重要經典之一。而溫病的中醫理論源流於傷寒論的想法,也廣為醫師們所接受。溫病方的使用時機,以及傷寒方的使用時機,也有很多人在後面做了詳細的闡釋。

 

 


所以,「經方派」、「溫病派」、「時方派」……這些名詞,是時代下的產物。理論上不應該在中醫理論發展完善的今日再看到這些「門戶」。只是有些很善於用經方的醫師,我們會尊稱他們為「經方家」,這樣而已。

但少數網路的風潮更為特立獨行,自命為「經方家」,只認同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而完全不認同、不學習,從秦漢以後、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以及民國初年的中醫進展,甚至連西醫的理論和治療也一概否定,並以此為榮。這樣的想法,真的夠成熟嗎?真的對自己和病人負起了責任嗎?我覺得很值得思考。

 

其實,就如同傷寒論的作者 張仲景 在序文中所提到,傷寒雜病論中的那麼多個方劑,也不全是他自己發明的,他也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採用了素問、難經、胎臚藥錄……等古人的方劑,再加上自己的臨床經驗,而終於完成這一部鉅作《傷寒雜病論》(傷寒論+金匱要略)

 

 

時至2009年的今日,不管是漢朝的「傷寒論」、或是清朝的「溫病派」、還是金元四大家,這些前人的醫學經驗,不都是我們該「辛知」的「古訓」嗎?這些各門各派不同見解的方劑,更是我們該「廣博採用」的「眾方」吧!

  

 

那麼,又何來,獨尊漢朝的「經方」,而不讀清朝的「經典」的錯誤想法呢?

 

 

 

 

 

 

 

……待續……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