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這位病患是約40歲女性,來求診是因為已經快三個星期,每天晚上最多都只能睡2個小時,醒來之後無法再入睡

詢問病史,發現患者長期有便秘,噁心,食慾不振,胸悶,前額疼痛等症狀。

 

脈氣卡在雙關,以關前的弦脈為主要表現,依脈依證,都符合中醫所言「胃不和則臥不安」

我給她平胃散、大柴胡湯、白芷。一週後病人回診說:當晚服了一包,就能睡到早上,但睡得有點迷迷糊糊,第二天起,每天都能安穩的睡到早上了。其他腸胃的症狀也得到部分的緩解。平胃散治胃、大柴胡湯治陽明(胃)少陽(膽)經的熱,都不是一般拿來治療失眠的方子。但在這個案例上,我們看到,效果一點也不輸給安眠藥。

這種做法當然不是憑空得來,僅引兩個佐例,一古一今,一中一西,以為對照:

1.春秋戰國時代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裏面有個治療失眠的方「半夏秫米湯」,其病因是「胃不和則臥不安」,其療效是「覆杯即瞑」。也就是說,當你喝完了這杯由半夏和秫米所煮成的湯,把杯子放下來之後,馬上,就會想睡覺了。在那樣古老的文獻,敢於記載這麼明確迅速的療效,實在少見;也屬意義重大。

2.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胃食道逆流患者,因為半夜食道受胃酸刺激,影響自律神經,常導致失眠,或半夜不明原因醒來。

三者互參,可以體會「胃不和」所導致的失眠,有虛、實、寒、熱之分。本案例的可貴之處,在於能堅持脈證的線索,不給病人開立鎮靜安眠的藥方,卻能收到「覆杯即瞑」的迅速療效。提出來供同道參考,請指教。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這位患者是一名 20 多歲女性,連續幾日打掃家裏之後,出現左手手腕的酸脹感,持續了二、三日,不管怎麼按摩或擺什麼姿勢,手腕都還是不舒服。來門診時,我請她清楚的指出手腕不舒服的位置,差不多就是戴手錶的位置,還有在手臂的後側也有一些不舒服。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是手腕扭傷了,就貼個酸痛藥布,等幾天就會好。但是手腕沒有紅腫熱痛,手腕的活動角度也完全正常,那麼哪來手腕受傷的證據?

 

我對病人說:「對不起,我檢查一下。」接著我抓住病患腋下後側的肌肉,然後說:「請您忍耐一下。」接著用手一捏。「哎喲!」病患大叫一聲「怎麼這麼痛?」。我說:「請你感覺一下您的手腕,是否比較舒服了?」「咦?真的好了呢!怎麼這麼快?醫生,你在變魔術嗎?」

 

我怎麼會變魔術呢?這可是貨真價實,正統的西方醫學!這位患者的情形,其實是標準的「肩胛下肌」的「肌筋膜症候群」。 ( 見下圖 )


 

 

患者因拖地過度用力,使得她的肩胛下肌過度疲勞,肌纖維因而失去能量,形成數個糾結點。在這個受傷的肌肉上仔細的觸診,可以發現數個疼痛的小硬塊,稱之為「激痛點」。一般我都是用針炙處理激痛點,不過考慮到這位患者的體型較為嬌弱、生病的時間也還短。中醫講究的是「扶正袪邪」,從這個患者的情況看來,邪氣不盛,而正氣己虛,所以我連針炙都不使用,以免刺激太強耗損正氣,反而延長病人復元的時間。像這位病患,處理完激痛點之後,只需服用一些補氣血的中藥,便可得到立竿見影的成效。


 

肌筋膜症候群的特點,一是轉移痛 (referred pain ) ,二是激痛點 (trigger point) 。所謂的轉移痛是指:每條肌肉的肌筋膜症候,有其特殊的疼痛形態,有時並不會出現在那條肌肉的位置。而且,如果不是醫師觸診,病人根本不會注意到自己的肩胛下肌有問題,而只會注意到手腕的轉移痛。每條肌肉有其固定的幾個位置會產生激痛點,在這些地方會有 taut band( 條索緊帶 ) ,還有 twitch response( 局部的抽搐反射 ) ,這和傳統中醫的「阿是穴」雖有幾份類似,但絕不能混為一談。

 

十分熟悉肌筋膜症候群的,還有部份的風濕免疫科醫師、部份的復健科醫師,以及疼痛治療科醫師。不過大多數的西醫師,對於針炙的技術並不熟悉,而傾向使用注射針治療。雖然注射針筒能順便打入一些麻醉劑或止痛劑,但是實驗已經證明不需要注射藥物,光是空針的穿刺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而且,注射針的針頭直徑比針炙針要粗得多,注射針頭反覆進入肌肉可能會有造成肌肉纖維的損傷。在這方面,熟悉針炙手法的中西醫師就有著先天的優勢。

 

使用針炙處理局部問題之後,還需要糾正病患的不良姿勢,另外再配合一些簡單的復健動作,以舒展緊繃的肌肉。最後,還要配合病人體質,因為肌肉不會無端受傷,除了外在的因素以外,必須檢視內在的體質,看看病人是否為氣滯血瘀,還是脾濕氣阻,或是風寒久著、血虛筋損,甚至奇經八脈受損等等。倘若體質不改善,氣血不通暢,同樣的問題還是會一再出現,這是統合中西醫學之後,比一般醫師更能勝出的地方。

 

另外,包括五十肩、下背痛、坐骨神經痛、慢性頭痛,甚至胸痛、肋間神經痛,都和肌肉的病變有高度的相關。如果醫師能夠明確辨認是那幾條肌肉的問題,給予適當的處理,累積數年的疼痛或長期的不良於行,常常能瞬間得到改善。但可惜的是,醫學院的訓練中並沒有教這些,並非所有醫師都熟悉這些病症的處理方法。即便如此,我還是會堅持我的醫療方式,並期待著這種中西醫統合的治療,能夠幫助更多病患,解除生活中不可承受之痛。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0) 人氣()

這個案例是位小男生,大約8歲上下,走進診間時,一跛一跛的,據媽媽講,小朋友的屁股和大腿處已經疼痛好幾天了,帶去照x光檢查醫師都說正常,觸診上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疼痛之處,之前也沒有跌倒或外傷的病史。

病人除了過敏性鼻炎的病史,就是大便約2日一行,但不硬。看上去身材較瘦,食慾不好。

這個叫「做寒邪著脾」,出自於「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原文是這樣:「寒病,腹滿腸嗚,食不化,飧泄。甚則足痿不收。脈遲而濇。此寒邪乘脾也,理中湯主之。其著也,則髀樞強痛,不能屈伸,枳實白朮茯苓甘草湯(髀樞方)主之。」

文中的「髀樞」就是約莫臀部和大腿骨交接的地方。「寒邪著脾」的意思是說寒氣進入脾胃,使得腸胃的蠕動受到影響,反應到大腿的區域造成疼痛。病人有脾虛的體質,脈象上既沉又細又微有緊,是脾虛中又夾有寒氣的表現,應該就是「寒邪著脾」沒錯,因此我依「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的原方,給了5日的「髀樞方」(枳實白朮茯苓甘草,都是脾胃藥),再加一味辛夷(治鼻過敏的藥)。今日回診時,媽媽說服藥後,疼痛就開始改善,大概三天之後疼痛全消,當然,走路就正常了,但媽媽還是要求孩子把藥全吃完。療效相當令人滿意,差不多是藥到病除了。

藥物本身平淡無奇,組成簡單,力量強大,收效迅速,這是這個案例的特殊之處;「桂林古本」中的方子的確好用,提出來和大家分享。

非中醫體系的人可能看不太懂,在這裏做一些補充:

「桂林古本」又是一本中醫師考試不考的書。為什麼叫做「古本」呢?這裏面可是有故事的,因為今日一般所讀的「傷寒論」,雖然是東漢醫聖張仲景所著,但是經過數次的傳抄(諸位看倌,以前可是沒有影印機的),流傳到數百年後,已經篇幅散佚,錯誤百出了,直到東晉的大醫師王叔和,把傷寒論重新整理之後,王叔和的傷寒論版本就一直流傳到現在,而成為當今的標準教材。

但是,就在清朝未年,在廣西桂林發現了一個大大不同的「傷寒論」版本,據說這個版本才是東漢醫聖張仲景的真本,而且是由張仲景的第「四十六世孫」傳出來的,大家就把這個版本冠上「桂林古本」四個字,而稱之為「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乖乖隆得咚,這可引起喧然大波了,難道從宋代到清未,大家倒背如流的「傷寒論」都是假的嗎?於是有許多人都認為這一定是後人偽造的。不過,從書的內容看起來,「桂林古本」確實比王叔和編的傷寒論更加完整,也更有條理,還多了許許多多的寶貴內容。像這個「髀樞方」就是「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有,而「傷寒論」沒有的。如果只讀王叔和的傷寒論,沒讀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的話,就不知道這個方法了。

到底誰是真?誰是假?真真假假至今沒有人能肯定。不過這就留給考古學家去研究吧!在我看來,桂林古本就算不是醫聖張仲景的原著,至少,編寫這本書的作者,也應該是個不世出的天才和偉大的醫學家。不但會抓老鼠,而且可抓得又快又準哪!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藥性溫和不傷身體」大概是多數人對中醫的印象,畢竟廣告和電視都是這樣演的

不過認識中醫的人可不這樣認為,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其實快到令人咋舌。

這個案例是40歲的女性,體態稍為豐腴,據她描述,幾乎每年都有2-3次的急性嚴重胃痛,上腹會脹起,疼痛,壓了更痛,有時痛到不能忍受而去急診。

病人的脈診以及當時的症狀如下圖:

300x178

在這樣的狀況下針內關穴大概是每個中醫師的直覺反應,果然針炙之後,疼痛得到部份的舒緩。趁著針炙的時間,我請小姐配了一小包科學中藥,放了乾薑、川椒、黨參,再加一些糖粉。待病人拔針後,讓她馬上服用。

據病人回診時描述,針炙後疼痛大約緩解了一半,再服下藥,回到家後已經不痛,安睡一晚,隔日起床就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了。

東漢張仲景被後人稱為醫聖,他在「金匱要略」中講到:「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大建中湯的組成就是上述的「花椒、人參、乾薑、麥芽糖」。這個病人的情況符合張仲景的描述,脈象緊弦為寒,使用大建中湯也確實收到即時的療效,真是皆大歡喜。

順帶一提,拜現代科技之賜,科學中藥的濃縮粉末大大的節省了藥物準備的時間。想想看:如果我們生在古代,即使醫師的診斷正確,開了大建中湯,但病人仍然得一邊抱著脹痛的胃一邊熬藥,至少得多痛一兩個小時。許鴻源博士在40年前,就引進日本科學中藥濃縮藥粉的技術,造就了今日濃縮中藥粉的普及。而台灣更是全世界唯一使用全民健保給付中藥(濃縮藥粉)的國家。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真的是蠻幸福的。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