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中醫學術討論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上次曾經提過,在東漢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用「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個層次來解釋人體的功能。「 少陽病」已經在先前講過 ( 請點我 ) 這次來介紹一下「厥陰病」。

少陽病和厥陰病是整個傷寒論中最難懂的兩個章節,尤其厥陰病,很多的中醫書籍 ( 甚至是中醫老師 ) ,遇到這個章節,常常是草草帶過,或照本宣科的講 。厥陰病中介給的方子,尤其是厥陰病的代表方:「烏梅丸」,會使用的中醫師更是少。

 

我自己在這個部分花了不少的時間摸索,因此想在本文,粗淺的介紹厥陰病的理論,以及「烏梅丸」的應用。希望能給正在學習中醫的學生一些幫助,以及與中醫同好分享我的小小經驗。

「烏梅丸」算是厥陰病的代表方。不少我的病人都吃過這個方子,不過回診時,臉上都寫著複雜的表情,而一律都是這樣子抱怨:「林醫師你開的這個藥很有效,可是真的好難吃喔!」。

有多難吃?「烏梅丸」顧名思義,君藥 ( 最重要的藥 ) 是烏梅,烏梅和我們平常吃的酸梅不同,張仲景還特別交代,梅子要用醋泡過,酸的程度可想而之。其餘的藥也不好吃,包括了:有苦說不出的「黃連」,苦死人不償命的「黃柏 」,還有又辣又嗆又麻的乾薑、川椒、細辛、附子,再加上人參和當歸兩味尚稱好吃的藥。把這些藥加在一起,酸苦乾辛麻……五味雜陳,可想而知。

所以張仲景要把這個藥做成「丸」,幾顆小丸子,稀哩呼嚕吞下去,舌頭也就不用嚐這麼多苦頭。但是因為目前的衛生法令,並不允許醫院診所將科學中藥打成錠劑或丸劑 ( 改變劑型 ) ,我也只得好說歹說,所謂「良藥苦口」 blah…blah…blah ,請病人多多忍耐。

不過,吃苦是有代價的。因為中醫是「味覺」的醫學,中醫的規則,就是由藥物的「性」、「味」去定義藥物的作用機轉。很多藥物在口腔直接給予味蕾刺激之後,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達到效果,尤其是腸胃系統的疾病,更是如此。所以我們把烏梅丸的劑型 ( 丸劑 ) ,用科學中藥的「散劑」來取代,雖然很不情願的,讓患者吃起來口感不太好,但其實效果可能是更快更好的。

 

要講烏梅丸的用法,就一定要先提一下「厥陰病」的涵義:

 

從中醫思想來講:「厥陰」的「厥」是「極至」的意思,因此「厥陰」就是「陰中之至陰」,也就是最冬天最冷的一日,正是「百廢待舉」的狀態,接下來是漸漸回暖,迎接春天的到來。也就是「黎明前的黑夜」。少陽和厥陰互為表裏,都是代表一種「升」的力量,不過一陽一陰,在層次和先後順序上,略有不同。 ( 但一樣難懂…… )

複雜的理論和思想,只是古代醫家借用來形容人體運作的語言。因此,我們不要掉入文字和易理的浩瀚大海中,還是要專注於疾病和生理的變化。

我自己使用烏梅丸大概是兩個時機:一個是患者身體寒熱錯雜,元氣不生的時候,此時脈象要謹守張仲景的指示:「脈微而厥」→→細弱到快摸不到。這個部份不容易體會,可能要跟在醫師旁邊慢慢學習把脈。大部份是使用於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出現虛弱、疲倦、煩燥等症狀, 而又有 虛不受補的情形時,這時可以用烏梅丸來做短期的調整,先恢復患者的元氣(啟厥陰)。

 

 

提供這個脈診圖做為參考:

「脈微而厥」在這位患者的身上,是右手脈比左手脈明顯。左手的弦細數脈有其他的含義,從中可擬定接下來的治療計畫,在此略而不提。

 

 

(ps.其實這個案例已經包括了:厥陰病原文中的「氣上撞心」條件,以及陽氣不升的頭暈及胸悶症狀,不管由脈象或症狀,都是烏梅丸的對症)

 

第二個使用的時機是慢性胃炎,或是長期的消化不良 ( 吃東西腹脹、悶痛 ) ,也有的患者是以慢性的食道逆流來表現。不知飽餓,或更精確的「餓了又吃不下 (傷寒論 原文是:飢而不欲食 ) 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

 

未完……待續……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

因為最近比較忙,所以這篇文章拖了好久,真是抱歉啊!

我在上一篇「複雜體質的頭痛中醫治療」中,提到說這位患者在治療中有個小插曲,主要是這一次的門診:

患者出現眼睛不舒服及前額緊脹的症狀,在左寸及右關都有弦數的脈象,

左寸出現弦細數的脈象,屬厥陰肝經,宜以熱藥升散火氣

右關出弦數的脈象,屬陽明胃經,宜以涼藥降胃火

這次門診用的是中醫的名方「左金丸」

「左金丸」又稱「茱連丸」,只有黃連和吳茱萸兩味藥,但嚴格講起來,黃連要先用薑汁炒,吳茱萸要先用鹽水泡,應該說是四味藥。

不過科學中藥沒有辨法這樣處理。因此就以6:1的比例配了左金丸的藥粉給患者。而且囑咐:

照三餐吃,一次只吃一點點就可以(1克左右)。結果一罐中藥吃了快2個月才吃完。這段期間只要稍有不舒,吃點左金丸就能改善。


因此,有的時候,我們給患者吃很大量的藥,有些患者急性的胸悶、心悸、虛脫無力時,我會在門診當場就給一包10多克的藥給患者,以求藥物的力量足夠,能夠即時扭轉乾坤。相反的,有時候,一些藥物的處方,只要一點點的量就夠,像左金丸這樣的配方,一次只要半湯匙,重點是要讓患者的舌頭同時嚐到「苦」和「辛」的味覺。兩者相較之下,劑量的差異可能有十幾倍之多。

為什麼呢?因為中醫有一個「樞紐」的觀念。如果病在「樞紐」之上,藥就要用的巧,小量而精準。如果病不在樞紐,而是像乾竭的河床,或是難以移動的巨石,那麼用藥的力道就要大。因此,不是說藥給的多就「俗又大碗」,也不是藥給得少就「精確如神」,中醫的精神架構還是建立在「診斷」和「病機病因」之上。

但對中醫的初學者而言,劑量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秘訣之一,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天空轉吹東北季風,代表秋天進入了尾聲。此時的節令叫「寒露」,夏天酷熱不再,而早晚溫差加大。我們的身體和大自然相呼應,這一陣子,呼吸器官的疾病和自律神經失調的疾患都增加了,其實都和現在的節氣轉變有關。而這個節氣轉變所造成的障礙,中醫把他叫做「燥邪」。

中醫講外來的邪氣有六:風、寒、暑、濕、燥、火。其中燥是被研究得最少也最晚的。今天就來和大家談談「燥邪」。

中醫討論「燥」的議題,最早可追溯到2400年前的內經:「秋傷於燥,上逆而咳」《生氣通天論》,意思是說,在秋天被燥邪所傷,會導致肺氣上衝 ( 原本應該下降 ) ,而造成咳嗽。「燥」依字面可解釋為乾燥,主要表現的臟器為肺,對應的性質是「金」。

然而接下來的2000多年中,中醫師們對「燥」的定義和病症的討論莫衷一是,各說各話,一直到清代溫病學派大師吳鞠通的出現,「燥邪致病」的機轉才大致抵定了下來。

( 吳鞠通←我的偶像Embarassed……祟拜!!! )

 

吳大師是這議說的: %^#$%^#&#&#^%………。( 很難的文言文,略。以下翻譯成白話文 ) :

 

「咳咳!(清痰),為什麼古往今來,大家對燥邪致病的機轉,各種說法之間有很大的衝突呢?因為燥邪基本上有兩種!一種叫溫燥,另一種叫涼燥啊 」(鏘鏘鏘鏘……鏘!)(觀眾起立鼓掌)

溫燥比較偏火氣,比較容易理解,如果要在世界上找一個地理環境來比擬,就是「沙漠」→熱到水都乾掉了。身體的症狀包括:聲音沙啞、皮膚乾燥、口渴、便秘、乾咳……這時候吃「 x 都念慈庵 x 貝枇杷膏」或水梨、柑橋、蜂蜜……等效果都不錯。但是,在台灣這個潮濕的環境裏,再怎麼熱,也頂多變成峇里島,不會熱到變成撒哈拉大沙漠。事實上,臨床門診 ( 尤其在台北 ) 也很少見到溫燥外邪的病人。


但是涼燥就很常見了,這一陣子出現的咳嗽及腹瀉病人幾乎都是涼燥外邪所導致。

涼燥很有意思,是寒冷造成的乾燥。怎麼去理解呢?像冰箱裏的檸檬,放了幾天就乾掉了。更精確的講,把身體比喻成一顆大樹,如果氣候突然變冷,封閉了樹葉的毛孔,毛細作用失常,根部的水份沒有辨法上升到樹的頂端,結果樹葉就變黃乾枯。這就是涼燥。葉子像徵我們的呼吸器官,而毛細作用就象徵我們體內的水份代謝循環。

所以在涼燥的初期,因為肺氣不宣,而出現頭痛、微惡寒、鼻塞鼻水咳嗽痰等症狀。常被誤以為是風寒感冒,結果咳嗽就久治不癒。

 

另外呢!因為水分沒有辨法上升,因此身體的下半部水分就過多,而造成腹瀉,這就是涼燥感冒的特色。

「杏蘇散」就是拿來治療這個「涼燥」的咳嗽和腹瀉。方子的後面附註:如果有腹瀉的話,可以加厚朴蒼朮來治療。

如果這個毛細作用的失常持續下去,乾燥的情形持續發展,不但水分無法到達樹頂,連樹幹都上不去,那麼樹幹就會開始乾裂。許多人的便秘,就是這種「燥邪」導致的便秘。大便乾如羊屎,甚至像小石頭,堅澀難以排出。這種便秘十分難纏,常常軟便藥要吃到很大的劑量才能解便。

吳鞠通建議,用「烏藥順氣散 + 巴豆」或是「大黃附子細辛湯」的加減,來治療這類疾病。才能拔除病根,徹底解決問題。

所以這個「涼燥」,在一開始看起來像是「寒」,到最後卻轉變成「熱」,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也難怪 2000 多年來,眾說紛云,有的人摸到象腿,有的人摸到象牙了。

那麼對於「涼燥」該如何保養呢?枇杷膏、水梨、柑橘、蜂蜜、燕窩……這類滋潤的食物對於涼燥不但無益而且有害。因為水份已經上不了樹頂了,再持續的澆水的話,只會導致根部的腐爛。重點應該是清除掉樹葉的寒氣,以加強樹幹中的毛細作用,讓水份重新進入樹葉,樹葉才能重現生機。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個方子叫炙草乾薑湯。這個方子簡單又好吃,可以作為「肺寒致燥」,也就是「涼燥」的保健方。我個人十分推祟。

 

 

這陣子如果常覺得胸口悶悶、提不起勁、容易煩躁,喉嚨有一點點怪怪的,或是在冷氣房中待太久,覺得口乾又有點冷的時候,大家不妨試試。個人建議的比例是:乾薑三錢、炙甘草二片,放馬克杯,熱開水沖泡 3 分鐘,可重複沖泡 3 回。味道芳香、口感甘醇。對於肺胃虛寒的人也十分有效

 

 

但是記得:不可以用生薑喔!一定要用中藥房的乾薑才行。

 


秋燥其實不止影響呼吸系統,也影響大腦的功能。秋瑾的詩句:一葉落而知秋深,秋風秋雨愁煞人。多多少少描了秋天肅殺的氣氛。

憂鬱的人原本就有肺氣不通暢的問題, ( 素問.調經論: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 ) 。因此有許多憂鬱症的患者在進入秋天後開始惡化。這時醫師也應該順應節氣的變化,調整患者肺氣的開合,以利身體的循環,減少秋燥的傷害。另外,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在這段期間,最好多至戶外運動,享受難得的陽光。

希望我們都有個秋高氣爽的秋天!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來分享一篇英國人做的針灸研究,發表在 2004 年 3 月的 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英國醫學期刊 ) 。 BMJ 是國際第一流的醫學期刊,如果科學家或醫學研究者,一輩子能有一篇研究論文刊登在上面,算是一件十分驕傲的事情,差不多可以刻在墓碑上或和放在祖宗牌位旁邊的榮譽程度吧!Laughing

我們的中醫,尤其是針灸,在國際間一直都很紅。之前 WHO( 國際衛生組織 ) 在經過一些研究之後,肯定針灸在許多疾病及症狀上的療效,造成了國際醫學界很大的轟動。 ( 詳見這個網址: http://www.who.int/bookorders/anglais/detart1.jsp?sesslan=1&codlan=1&codcol=93&codcch=196 ← 可惜要付錢,那可以看這個不用錢的網址: http://www.acupuncture-schools.us/national-institute-health-nih-acupuncture.cfm ) ,進一步的,各國為了增進人民的健康,也「順便」減少健保資源的支出Wink→針灸的成本比藥物低太多了,而且研究報告指出,針灸治療可以減少病人因頭痛來門診的次數,因此可以幫健保省下很多錢。為了上面的諸多理由,先進的歐美各國開始研究,將針灸列為地方基層第一線的醫療服務項目。

BMJ 這篇報告的內容大致是這樣:英國的醫師從 1999 年起到 2001 年,收集了 300 多例頭痛的病人,其中有 161 人轉介至針灸師接受治療,另外一半則繼續接受正統的西藥治療。經過 3 個月內,至少 12 次治療後,平均每個月的頭痛次數,有接受針灸的病人每個月頭痛的天數明顯的比較少,比起沒有接受針灸,單純只吃西藥的病人要少 2 天左右。有興趣深入的話,本篇文章的全文連結如下: http://www.bmj.com/cgi/content/abstract/328/7442/744

在這篇期刊中,參與的針灸師,雖然臨床經驗都有 12 年以上,但每「週」平均的患者數大約都有 22 個。經過治療後,原本每個月痛 15-16 天,改善為每個月只痛 12 天 ( 有針灸 ) ,或痛 14 天 ( 沒針灸 ) ,每周需要的止痛藥也減少,從 14-16 顆變成 11 顆。

 

 

把臨床工作的成果,要轉換成一篇研究報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很嚴謹複雜的設計和龐大的資源支持。台灣雖然在中醫的臨床上,領先全世界,但在中醫的學術研究雖然有不少有心人投入,卻仍然追趕得很辛苦。希望未來,台灣能有更多的研究報告登上世界一流的期刊上。

 

 


PS. 對於每天都要治療很多很多病人的我們來講,醫治頭痛並非很難的事情,病人往往在幾次的治療之後,就得到很大的進步。甚至也有針灸放血 2-3 次就痊療的例子。日後再找時間和大家分享。

 

PS. 「治了三個月,只是每個月少痛 2-3 天……。」以台灣的民眾的心情,大概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吧!不過英國的國情和我們不同,看個病打電話去預約門診要等上好幾週是件正常的事情。至少台灣的健保做到「馬上看」,已經是外國友人十分羨慕的事情了。台灣民眾所享用到的醫療資源的便利性,可以說是世界一流的。至於「馬上看」是不是有「馬上好」,或至少「馬上好一半」,那就是醫生緣主人福的問題了。

 

PS. 這篇文章對於一般民眾來講可能過於枯燥,但對於醫療界的朋友們來講可能又過於簡單了。要如何寫出讓大家都不會太排斥的文章還真是不容易啊!請大家多多指教了!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