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病患是約40歲女性,來求診是因為已經快三個星期,每天晚上最多都只能睡2個小時,醒來之後無法再入睡

詢問病史,發現患者長期有便秘,噁心,食慾不振,胸悶,前額疼痛等症狀。

 

脈氣卡在雙關,以關前的弦脈為主要表現,依脈依證,都符合中醫所言「胃不和則臥不安」

我給她平胃散、大柴胡湯、白芷。一週後病人回診說:當晚服了一包,就能睡到早上,但睡得有點迷迷糊糊,第二天起,每天都能安穩的睡到早上了。其他腸胃的症狀也得到部分的緩解。平胃散治胃、大柴胡湯治陽明(胃)少陽(膽)經的熱,都不是一般拿來治療失眠的方子。但在這個案例上,我們看到,效果一點也不輸給安眠藥。

這種做法當然不是憑空得來,僅引兩個佐例,一古一今,一中一西,以為對照:

1.春秋戰國時代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裏面有個治療失眠的方「半夏秫米湯」,其病因是「胃不和則臥不安」,其療效是「覆杯即瞑」。也就是說,當你喝完了這杯由半夏和秫米所煮成的湯,把杯子放下來之後,馬上,就會想睡覺了。在那樣古老的文獻,敢於記載這麼明確迅速的療效,實在少見;也屬意義重大。

2.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胃食道逆流患者,因為半夜食道受胃酸刺激,影響自律神經,常導致失眠,或半夜不明原因醒來。

三者互參,可以體會「胃不和」所導致的失眠,有虛、實、寒、熱之分。本案例的可貴之處,在於能堅持脈證的線索,不給病人開立鎮靜安眠的藥方,卻能收到「覆杯即瞑」的迅速療效。提出來供同道參考,請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