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醫師轉為中醫師,最大的「誘惑」,就是能夠用中藥為武器,治療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症頭」。統計上的數字顯示:酸痛一直是求診原因的第一位。臨床上也是如此,從一針見效的肌筋膜症候群,到長期調養的退化性關節炎,處理各式各樣的疼痛已成了門診的例行功課,其中最具挑戰性的,就是那些「帶有免疫味道」的疼痛,游走性關節炎就是其中之一。

流動性關節炎,或是正確的來說,是游走性風濕症(migrating rheumatism)目前仍然沒有詳細的分類和治療,風濕免疫科醫師在經過詳細的檢查,先排除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身體其他部位發炎所造成的反應性關節炎……如果查不出確切原因的,結論往往是這樣:「恭喜你,應該不會因這個病而死。但是抱歉,西醫真的沒有辨法解釋您為什麼疼痛,也沒辨法讓你不要發作,反正痛起來的時候,就請您就吃些止痛藥吧!Tongue out」(ps.開個小玩笑。其實,過敏免疫風濕科的醫師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他們時時走在醫學的最尖瑞,要對抗最難纏、變化最多的疾病。對於這個偉大的專科,我個人可是十分的崇敬的!)

今日分享的案例,是一位50多歲的女性,十多年來,身體多處部位,包括肩、腰、臀、肘、膝、下背,常常有輪流酸痛的情形,疲倦的時候更容易發作,有時關節會有紅腫現象,一個部位疼痛每次持續數天不等,然後又接著下一個部位的酸痛,幾乎沒有停止的日子。病人因為嚴重脊椎側彎,自從開刀後右側的自律神經受損,造成整個身體的右側不太能流汗。

初診時,病人脈沉細,舌淡紅微乾,苔薄黃,體形瘦,二便正常,眠可,個性較急。一開始治療酸痛我採用的是「萬病回春」的「加味八仙湯」,方內的八珍湯成分能補氣血,秦艽、防風、桂枝、羌活等風藥能有疏通經絡的效果,反應還算不錯,疼痛逐漸減輕,發作頻率減低,脈象也逐漸有力。但穩定數個月後,今年五月又出現游走性的酸痛,於是改用八珍湯加柴胡桂枝湯,酸痛減輕,游走性的酸痛到六月就消失了。但是到了8月,病人游走性酸痛持續了2個星期,讓我發覺病人的問題,可能不只是氣血虛弱、風寒濕入侵這麼簡單……不然不可能病人的症狀如此纏綿反復。遇到這種狀況,中醫上要從「奇經八脈」去思考。

講到奇經八脈,就不能不提到清朝的名醫:葉天士。葉天士生於清朝最強盛富有的康熙、雍正、乾隆時代。他對中醫的貢獻非常傑出,不但建立了「溫病」的理論架構、對於奇經八脈和絡病的藥物治療,以及動物藥的使用,更是有突破性的發展。奇經八脈的走向和功能早在戰國時期的內經和漢朝的難經就有論述,直到明朝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算是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體系,然而治療的方法一直偏向以針炙治療為主。奇經八脈疾病的藥物治療,除了唐代大醫孫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稍有提及以外,一直是個空缺,歷代醫家也曾努力嘗試去填補這個空缺。一直等到葉天士的出現,才將奇經八脈的理論和中藥做了系統性的聯結,等於是為奇經八脈的藥物治療建立了臨床的指引;也為久病、虛損、以及經產等疾病的治療開創了新局。

病人的體質:出汗左右側不一樣,體溫左右不一樣,而陽維脈的走向正是在身體的兩側共兩條,正是符合內經:「陽維為病,苦寒熱」的條文。下圖中,可見到病人的脈象在右手中焦處有明顯的沉陷,更符合葉天士:「陽維脈、陰維脈治在中焦」的指引。游走性的疼痛本來就符合中醫診斷學中「風邪」的特色,而治風邪第一方就是「桂枝湯」。總合上述的條件,我決定選用葉天士治療陽維脈的常用方:「當歸桂枝湯加鹿角霜、沙苑、枸杞、茴香、柏子仁、茯苓」。

台灣的中醫標準教材中,清代的內科理論書籍選用的是吳鞠通的「溫病條辨」,雖然吳鞠通採用了許多葉天士在「溫熱論」中的許多內容,讓我們得以學到葉天士的許多見解。但是葉天士的奇經八脈理論和絡病的治療,則散見於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未刻本葉氏醫案」、「葉氏醫案存真」等書之中,這個部分沒有被納入台灣中醫執照考的範圍,(謎之音Cry:林醫師您別鬧了,這樣子誰唸得完啊?),簡單的說,就是學校不教的,自己得摸著鼻子努力學。這部份非常感謝呂世明醫師(老師)和李蔡榮醫師在脈診以及思維上的指導,讓我在這個方面能夠有所領悟。

理論一大堆,效果如何呢?從8月起服藥2週後,出現酸痛的位置減少了;酸痛發作的頻率和程度大幅減輕,而且疼痛從以前數日才能自行緩解變成只要走路運動2-3小時就會緩解。目前仍持續使用當歸桂枝湯治療中。不過病人的脈象已經漸漸有轉變,下一步可能考慮要從督脈治療了。

奇經八脈的用藥是本案例特殊之處,提出供同道參考,也歡迎各位先進不吝提出指點,畢竟病人就是我們的老師,而病人的疾病能得到正確的治療才是最重要的事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