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終於通過了「老年醫學專科醫師」的執照考試,感謝師長們的提攜以及同窗的砥礪。接著要趕在「今年」把這篇文章寫完,作為邁入 2008 年的里程碑。

在上一篇文章中,以「斜角肌肌筋膜症候群」為引子,稍微地講了一下糖尿病的治療觀念。本文則正式的進入主題,以此案例的治療過程為例,介紹中醫對糖尿病的認識,以及如何結合現代西醫的觀念提供病人最佳的服務。

中醫對糖尿病的認識,最早出現於 戰國時期《 黃帝內經》 的「脾癉」和「消癉」,提到飲食無度,喜食肥甘 ( 油膩甜食 ) 而造成脾胃的火氣,使得身體消瘦。而「消渴」一詞,最早出現於 ( 東漢 ) 張仲景於《 金匱要略》 中提出的:「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從宋代以至今日,大家公認的,是「三消」辨證的觀念 ( 金.劉完素《 三消論》 ) ,「三消」指是是「上消」、「中消」和「下消」。「上消」為燥熱傷肺,主要以煩渴多飲為表現。「中消」為胃火,常見食量增大,容易飢餓、體重減輕;常用白虎湯或白虎加參湯治療。「下消」以口渴多飲而小便多為主證,常用腎氣丸治療。

近代中醫的進步,是在上述的治療方法中再加入活血化瘀的藥物,於是形成如「白虎加參湯 + 桃仁紅花丹參」之類的常見處方。

我自己也曾經在〈糖尿病的神經病變〉一文中,強調「活血化瘀」在糖尿病治療中角色的重要性,並且由神經病變發生的機轉和特徵,強調早期使用活血化瘀藥物的重要性。

這位患者罹患糖尿病已三年,一直沒有服用西藥,以大量的運動及飲食控制,使血糖控制在 200mg/dl 左右。我使用血府逐瘀湯及白虎湯加減, 治療成果如下表:

 

 

門診時間

( 門診前一週的 )

空腹血糖( mg/dl)

( 門診前一週的 )

飯後血糖 (mg/dl)

備註

07/11/20

218

262

總膽固醇 372 mg/dl

三酸甘油脂 376 mg/dl

尿蛋白:陰性

07/12/1

130

240

水藥:血府逐瘀湯 2 日一帖,

晚飯後及早餐後服用

粉藥:白虎湯加減,三餐飯後

07/12/8

70( 服水藥後 )

200( 前日未服藥 )

200

同上

07/12/15

90-95

160

水藥:血府逐瘀 2 日一帖,

但改成每晚服用

07/12/22

120

180

同上

07/12/29

100

200

同上

以西醫的嚴格血糖控制標準而言,空腹血糖應該控制在 80-120mg/dl 之間。由上表可以見到病人的血糖在服用中藥後快速下降,並維持在標準值內。

雖然在糖尿病的治療中稍微加入活血化瘀的藥物,是目前中醫界普遍的做法。但是很少有人主張使用血府逐瘀湯治療糖尿病。 我選用血府逐瘀湯治療這位患者的理由如下:

 

1. 現代醫學的統計資料已經告訴我們知道 30 年後,糖尿病的病人有一半會死於冠狀動脈心臟疾病。

2. 研究指出,有糖尿病的患者和曾得過心肌梗塞的患者,在追蹤八年之後,其死亡率是一樣的。

3. 「血府逐瘀湯」是清朝王清任醫師所創的方,結合了四逆散和桃紅四物湯,主治「膈上胸中血瘀之證」,被現代中醫師引申於治療心肌梗塞等疾病。

4. 雖然目前沒有任何報告能指出「血府逐瘀湯能預防心肌梗塞」,但是從中醫的思維來講病人舌紫、脈沉弦,剛好符合血府逐瘀湯的使用時機。

當時在我的心中的想法是:「我不僅要治療你現在的血糖,還希望能預防你 30 年後的心肌梗塞!」

血糖控制絕對是治療糖尿病的第一優先事頊,不但要控制,而且要控制在嚴格的標準之內;不但要嚴格的控制血糖,還要預防病人未來的併發症;目前這位病人仍持續的接受治療,未來除了努力控制血糖以外,高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的控制也是重要的課題。下一階段的治療,當從患者的「正氣」上去做修復。

《黃帝內經》 有云:「上工治未病」。感謝現代醫學的進步,學者前仆後繼的辛苦研究,讓我們這些「下工」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 30 年後的「未病」而加以治療,這真是我們現代中西醫師的福利啊!

然而,糖尿病的治療絕非如此簡單,這位患者,因為有手麻、舌紫、脈沉弦的表現,所以血府逐瘀湯加白虎湯對於他能夠有很好的療效。換作其他的糖尿病患者,就不是用這個處方來治療了,更何況心肌梗塞的中醫病機,也不僅止於「血瘀」一條,因此照方抓藥來嘗試自我治療,「依樣畫葫蘆」的想法絕對是行不通的,不但無效而且傷身。中醫的博大精深,就是在於辨證上的精細準確,有志研究中醫者,應努力從「脈」「證」上去探求才是捷徑。

祝大家新年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