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的名字怎麼來的呢?憂鬱症的英文叫做Depression Disorder。”Depression”這個英文字,字面上就是沮喪、低落的意思。那為什麼當初在引進這個英文名詞兒時,不翻成憂傷症、憂愁症、沮喪症,而要加個「鬱卒」的「」,變成「憂.鬱.症」呢?

這其中可是有學問的,而當初翻譯這個名詞的,想必也是精通中西醫學的高人啊!

 

「憂」就是憂傷,「鬱」就是鬱卒。在很早期時,中醫就已經有這兩個概念了。像可能是西元前的《內經》就有:「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人憂愁思慮即傷心」這些關於情緒憂愁的形容詞。但是還是停留在形容詞的階段,並沒有發展成一個固定的病名,像是「憂症」這樣的病名。

 

在中醫早期唯一比較接近的敘述,是張仲景在《金匱要略.婦人雜病》中的條文:「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像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Ps這是中醫治憂鬱症很重要的條文,在此簡單翻譯一下:
有一個病叫做「內臟乾躁」,是女性專有的疾病,症狀是常常悲傷,很想哭,(而患者所處的情境其實沒有那麼令人難過)→因此,患者的症狀會讓人覺得很誇張,好像是被神靈(附身)一樣。另外患者會常常打呵欠(很累的樣子),這個可以用甘麥大棗湯主之。(甘草、浮小麥、大棗)

(凡是明確的症狀,能對應有效的方劑,就一定會出現病名;反之,沒有出現病名,代表沒有找到簡單明確有效的症狀—方劑之對應關係,此條文因為有症狀、有病名、有治療方法,所以在醫學上代表一個階段性的發展)

 

 

 

至於中醫所說的「鬱」症,則廣泛的包含各式的「氣機不暢」的問題,而且包含了精神層面以及身體層面

 

尤其是金元時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六鬱》中,將「鬱症」正式的提出來討論,認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鬱」。


朱丹溪認為氣、血、火、食、濕、痰都可以致「鬱」,而造成各式各樣的疾病。因而發明的「越鞠丸」、「六鬱湯」等方子來治療「鬱症」。

 

這是中醫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點,「鬱」開始從形容詞變成疾病名,而出現正式的對應治療方法。

 

 

 

至於「憂」和「鬱」兩字,是在何時被連結在一起的呢?這是明代張景岳,在他的《景岳全書.鬱證》中正式的提出「憂鬱」的名詞。我個人認為,這一段話也是現代中醫治療憂鬱症的重要指引。我把原文(斜體字)和翻譯並列於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參考,個人覺得歷來中醫憂鬱症的心理治療,以這一段寫得最實際

 

凡五氣之鬱, 則諸病皆有, 此因病而鬱也。 至若情志之鬱, 則總由乎心, 此因鬱而病也。 第自古言鬱者, 但知解鬱順氣, 通作實邪論治, 不無失矣。 茲予辨其三證, 庶可無誤。 蓋一曰怒鬱, 二曰思鬱, 三曰憂鬱。

→自古以來,醫生講「鬱症」,只知道用一些行氣順氣的藥,把鬱症全都當作實症來治療。這其中有不少的錯誤。我(景岳)把鬱症分成怒鬱、思鬱、憂鬱三類來談,這樣就比較不會有錯了!

 

如怒鬱者, 方其大怒氣逆之時, 則實邪在肝, 多見氣滿腹脹, 所當平也。 及其怒後而逆氣已去, 惟中氣受傷矣, 既無脹滿疼痛等證, 而或為倦怠, 或為少食, 此以木邪克土, 損在脾矣, 是可不知培養, 而仍加消伐, 則所伐者其誰乎?此怒鬱之有先後, 亦有虛實, 所當辨治者如此。

 

→怒鬱的初期是實症,病位在肝,多有腹脹的症狀。如果已經變成慢性,就沒有腹脹的症狀,只剩下中氣受傷的疲倦、飲食減少……等虛性的症狀,絕對不可以當作實症,用一些苦寒退火、瀉火氣的藥物。

 

又若思鬱者, 則惟曠女釐婦, 及燈窗困厄, 積疑在怨者皆有之。思則氣結, 結於心而傷於脾也。及其既甚, 則上連肺胃而為欬喘、為失血、為嗝噎, 為嘔吐; 下連肝腎則為帶濁, 為崩淋, 為不月, 為勞損。

若初病而氣結為滯者, 宜順宜開; 久病而損及中氣者, 宜修宜補。

然以情病者, 非情不解, 其在女子, 必得願遂而後可釋, 或以怒勝思亦可暫解; 其在男子, 使非有能屈能伸, 達觀上智者, 終不易邪也。 若病已既成, 損傷必甚, 而再行消伐, 其不明也亦甚矣。

 

→這一段也很有意思,翻譯如下:「思鬱」這個病,主要出現在三種人,包括:沒有伴侶的女性,以及準備科舉考試(又落榜多次)的考生身上,或是心中有一些長期積壓的,(對於其他人的)懷疑和埋怨……等等。

 

思鬱會造成心脾的受傷,嚴重的話,往上發展成咳嗽、氣喘、吐血、打嗝、吞嚥困難(類似胃酸逆流症狀)、或是嘔吐等等。往下發展成白帶、精中有白濁、月經血崩、月經不來、或是一些慢性的疲倦症候。

急性期,要用「順氣」「開氣」的藥,而遷延已久,就得修補中氣

 

但是,若因為情感的問題,還是要循情感的途徑來處理
像女人的問題,(大多是有喜歡的人卻不能嫁給他、或是在大家族中的地位/金錢不穩定而沒有安全感),就必需讓她完成她的心願,病才會好。

 

男人的問題,(大多是科舉功名考了十多年考不上,年紀老大一把了,家中經濟又沒有辨法繼續支持他繼續考下去),就要他自己想得通,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唯有看得開,有人生大智慧的人,疾病才能得到治癒
→就是說:不要再考了啦,趕快去找個能養家的差事比較實際吧!

 

又若憂鬱病者, 則全屬大虛, 本無實邪。 此多以衣食之累, 利害之牽, 及悲憂驚恐而致鬱者, 總皆受鬱之類。 蓋悲則氣消, 憂則氣沉, 必傷脾肺; 驚則氣亂, 恐則氣下, 必傷肝腎。 此其戚戚悠悠, 精氣但有消索, 神志不振, 心脾日以耗傷。 凡此之輩, 皆陽消證也, 尚何實邪? 使不知培養真元, 而再加解散, 其與鷺鷥腳上割股者何異? 是不可不詳加審察, 以濟人之危也。

 

→至於憂鬱症,就一概都是很嚴重的虛症。憂鬱症的成因,就是生活和經濟上的壓力,或者是事業上或官場的起起伏伏,以及情緒上長期的悲哀、憂愁、驚恐。


這些情緒或壓力長期下來,就導致氣的鬱結,造成憂鬱。悲哀會造成正氣的消失,憂愁會造成正氣的低沉,驚嚇會造成氣的循環混亂、恐懼則造成正氣下陷。長期以來心、肝、脾、肺、腎五臟都受到損傷

患者整日無精打采,提不起精神,看上去神情委靡(黑眼圈、膚色又暗沉、頭髮乾澀……),這些都是陽氣消失受損的症狀啊!那裡有什麼邪氣在呢?如果不趕快大補元氣,反而用開氣行氣順氣的藥物,不是等於在白鷺鷥的腿上割肉一樣嗎?當醫生的一定要仔細的去審察啊!

 

 

 

這段文字,我讀來是心有戚戚焉啊!大多數憂鬱症的患者,都是虛之又虛的體質,得大補元氣好幾個月才能改善。當醫生的千萬要保養這個細微的真氣。如果不小心,或是辨證不清、或是道聽途說,誤用了太強的行氣瀉氣藥;把患者虛微的正氣給瀉掉,那就大糟特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