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吳鞠通開了一帖讓大家下巴都掉下來的大劑量猛藥。隔天,請家裏的傭人拿著這藥單去藥房抓藥,結果這家藥鋪(仙芝堂)的老闆居然說:這藥單有問題,那有人開這麼重劑量的,一定是錢寫成了兩(相差十倍),說什麼也不肯賣藥給僕人。搞到最後,家屬只好自己再跑一趟,店家才肯賣藥。

藥拿到了,趕快煎好讓病人喝下去。結果如何呢?

出人意料的,吃了這麼重劑量的藥,病人居然一點反應也沒有,一滴汗也沒有流出來。這下慘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說:這個病人沒希望了,乾脆放棄了不要再救了……云云。吳鞠通再次獨排眾議,他說:如果沒得救,那當初吃了鯉魚湯就不會有效果。反過來說,當初吃了鯉魚湯既然有改善,就代表是有希望,吳鞠通堅持要繼續救下去。

說得簡單,怎麼救呢?依照中醫的思維,水腫在上半身要從汗排出,水腫在下半身要從小便排出。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列舉了許多發汗的方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桂枝湯法。這當中有一點訣,那就是,光是喝桂枝湯還不會發汗。該怎麼辦呢?有個好方法,就是讓病人啜碗粥,然後蓋被子,這樣汗就能流得出來。也就是說,體質虛弱的狀況下,需要加上熱粥以輔助藥性,提供腸胃能量與熱量,汗才能發得出來。

吳鞠通當然懂這個道理,他別出心裁,舊瓶裝新酒,取了這個方法的精髓。他不用桂枝湯,而是改用發汗最強的麻黃湯,而且是用仲景的原方份量(大概是當時慣用劑量的十倍),也是很重的劑量;熱粥的角色則是用鯉魚湯來取代。他讓病人先喝一碗麻黃湯,然後喝一碗鯉魚湯。沒想到這個方法居然奏效了,病人的額頭微微的滲出汗來了。接著再來一次麻黃湯+鯉魚湯,流汗的範圍延伸到上眼皮;再來一回合,這次延伸到下眼皮;再來一次到了鼻子,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先喝麻黃湯再喝鯉魚湯,喝完鯉魚湯再喝麻黃湯,喝了麻黃湯再喝鯉魚湯。。。。。。就這樣喝了一晝夜,每次都能出汗,每次流汗的範圍,都能繼續往下前進三寸,最後總共喝完了兩帖的重劑量的麻黃湯跟一大鍋的鯉魚湯。到此為止膝蓋以上都有流汗。肚臍以上的水腫也都消退了。看起來,病人的小命是保住了。後續會如何發展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ctor01jeng贊曰:這實在是太驚險,太勇猛了。堅持信念,進退有據,完全的大師風範!

其實西醫也有類似的作法,如果病人水腫很嚴重但是打利尿劑卻沒有反應的話,有的時候是因為白蛋白太低的關係,這個時候就會先幫病人打營養針補充白蛋白,然後尿就能利得出來了~中西醫兩相對照之下,是不是很有趣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