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中醫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一個情形,中醫很喜歡"顧脾胃"

 

除了腸胃系統的疾病以外,不管是睡不好、疲倦、四肢酸痛……常常中醫師把完脈都會說:"嗯…你的脾胃不太好,先用藥把脾胃顧好,才能治療你的主證"

@@我明明是背痛來找你,你不治療我的背?反而要治療我的胃?啊醫生你是不是阿答麻透逗?疑惑.gif

 

其實這樣的治療程序,真的是必要的。理由有二:

 

 第一、從中醫的思維來看

 中醫治病強調氣血,而人一身的氣血、能量……還不都是來自每天所吃的食物。因此,凡脾胃的某部份功能不夠好、無法將吃下去的食物"去蕪存菁",則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氣血,很多"虛性"的症狀,如:失眠、酸痛、月經不調……等。就由此產生。

 

中醫強調,治病當求本,所以治脾胃,常常就是這個本

 

第二、從藥物角度來看:

不像西藥有各式各樣的途徑:口服、靜脈注射、皮下注射、經皮吸收……。中藥到目前為止,口服仍然是最主要的途徑。 

簡單的講,如果一個人的胃有問題,那麼很多的中藥根本就無法吸收。甚至、一些活血化瘀或清熱解毒的中藥,還有可能會造成腸胃的不適。

 

再深入一些:如果得藥物動力學的角度來看,其實很多的中藥成分,都需要腸內細菌的共同作用,把藥物的活性成分做轉換之後,才能被腸胃道所吸收。(典型的例子,中藥成分中有很多含有醣基的大分子,要待細菌的酵素把醣基切開後,才利於黏膜的吸收)

 

 沒有這些好菌的幫忙,很多中藥的成分是沒有辦法被吸收的。因此如果不先調理腸胃功能的話,中藥的藥效恐怕會難以發揮

 

因此;在"調理腸胃"的大前提下,其實包括了:腸胃道黏膜的修復、消化酵素的補充、腸胃的正常蠕動力量,還有……恢復腸道中的正常菌落等等。雖然不過是簡單說一句"我要先調你的腸胃",其實是答應了一件大工程啊~

 

"腎為先天之本、腸胃是後天之本"。腸胃道的狀況一直是中醫最關切的一環,其中的道理,真的很深遠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