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過動症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篩檢的目的,是提高敏感度,而不是靠這樣一張表格就能診斷疾病。因此本網站把DSM-IV的內容製作成表格,供各位家長了解,其目的,只是想要讓所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病童都能被發現,而得到適當的幫助, 您不需要因為表格上所有的條件都符合就馬上認為自己的孩子有過動症,造成過度的憂慮和恐懼。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在多年的培訓過程中,對於如何診斷過動症疾病有非常嚴格的訓練,應該由他們來做最審慎的評估、診斷。


注意力不足症狀

經常出現而且持續超過 6 個月 偶而或很少出現
1. 在各方面都常因粗心大意而不停地犯錯,包括學校功課、生活規範、日常活動等。    
2. 在課堂上或遊戲中都沒有辨法專心。    
3. 和他交談時,顯得心不在焉,好像根本沒在聽一樣。    
4. 常常很誇張的忘記老師或父母交待的事情。    
5. 組織或規劃能力很差,做事沒有章法。    
6. 不喜歡持續用腦的事情,寫家庭作業常常拖拖拉拉。    
7. 常常遺失文具、書本或玩具。    
8. 很容易因旁邊的聲音或其他刺激而分心。    
9. 常常忘記日常生活的規定。    
上述症狀若達六項以上,您的小朋友可能需要專業的醫療幫助。

過動/衝動的症狀

經常出現而且持續超過 6 個月 偶而或很少出現
1. 無法安靜地坐著'身體不斷地扭來扭去    
2. 坐不住,常在課堂中突然的離開座位    
3. 在教室裏跑、跳、爬高,無法約束。    
4. 無法安靜地參與遊戲及休閒活動。    
5. 精力旺盛,動個不停。    
7. 在問題還沒問完就急著講出答案。    
6. 不停的說話。    
8. 非常沒有耐心,沒有辨法排隊等候。    
9. 常中斷或干擾其他人'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上述症狀若達六項以上,您的小朋友可能需要專業的醫療幫助。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注意力缺失及過動障礙在中醫的看法如何呢?

 

 

對於症狀較輕,西醫的診斷未能完確定,也不確定是否需要用西藥治療的狀況,可以直接以中藥治療:過動症的體質多偏向實症,如肝火、肝風或胃火;注意力不集中的體質多偏向心血不足,脾氣不足。

 

對於已經正確診斷對開始服藥的病童,建議以中藥輔助治療或處理藥物副作用。藥物造成的常見體質變化為脾氣虛弱或腎火上亢。

 

對於併有妥瑞氏症、睡眠障礙、或有癲癇病史的病童,對於這部份的西藥,常必需使用到鎮靜劑或抗精神病藥物,其衍生的副作用有時讓病童或家長難以忍受,在西醫來說相當棘手;但是從在中醫的角度來看,因為體質的偏差十分顯著,此時使用中藥治療,反而十分適當:


1. 併有妥瑞氏症的過動症病童:

大多且有肝陽上亢,肝風浮動的體質,針對病童過動、衝動以及不隨意動作的表現,中藥常常使用石決明、代赭石、玄參、生麥芽等藥物來平肝熄風。

 

2. 合併有睡眠障礙 ( 夜驚 ) 的注意力不集中障礙的病童:

常常是膽氣不足,或心脾血虛的體質,治療上常常應用酸棗仁、肉桂、熟地、龍眼肉、遠志等藥物,先穩定病童的睡眠品質,使大腦在夜間得以休息,打破惡性循環,以取得治療的契機。

 

3. 合併有癲癇病史的過動症病童

病人常有濕熱體質,利他能 (Ritalin) 和專思達 (Concerta) 皆屬中樞神經興奮劑,理論上有誘發癲癇的可能,所幸到目前為止的報告都認為不會誘發。中醫的治療,傾向使用梔子、龍膽草、柴胡、黃芩等藥物,來清利肝膽經的濕熱。

 


林醫師的叮嚀:

1. 過動症是和大腦相關的疾病,不能用個性不好,也不能解釋為父母管教的失敗, 應該勇敢的接受治療,而且需要長期的服藥以及配合行為治療

 

2. 絕對不能因為症狀減輕,就私下停藥 ,這樣往往造成症狀的復發,使得孩子和家長都再一次受到打擊,不但影響孩子的學習,不斷加深的挫折感,更使孩子的心頭留下陰影。

 

3. 並不是好動的孩子就是過動症;如果擔心自己的孩子可能有過動症,可以藉由簡單的問卷來打分數 ,做初步的評估,一旦有這樣的可能性,應即刻至兒童身心科醫師求診。

 

4. 過動的問題比較容易被發現。但是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常常被忽略,孩子只是出現上課不專心,說話沒有頭緒,不會做數學的應用題,寫作業或考卷時常常為一味求快,非常粗心大意。注意力不足的孩子並不會調皮搗蛋,也不會影響班上的秩序,但父母不應輕忽這樣的情況,因為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症一樣會影響孩子在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的成長。

 

5. 過動症和智力並沒有一定的關係,很多名人如愛迪生、愛因斯坦、湯姆克魯斯等等。小時候的狀況也很像是過動症。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與過動症並存的問題:

1.學習障礙 :過動兒中 20~30% 合併有聽、說、讀、寫、推理、運算等障礙,尤其是在表達能力,閱讀寫作、以及數學方面。

2. 妥瑞氏症 :出現重複不自主的動作,如眨眼、清喉嚨、臉部肌肉抽搐、或不能自主的重複發出某些奇怪的聲音或是髒話。

3.對立反抗及行為規範障礙 :過動兒中約有三分之一 ( 大多是男生 ) 存在這個問題,病童的個性固執易怒,甚有暴力傾向,常反抗大人,不願意遵守規定。甚至出現習慣性的說謊、偷竊、攻擊行為,在青少年時期變得十分難以管理。

4.憂鬱症及焦慮症 :兒童的憂鬱症和大人的表現不同,比較常出現注意力下降、活動力不足、自我批評,和朋友互動不好、愛計較、記憶力變差等。

5.躁鬱症:高昂的情緒和低落的情緒交替出現,和成人過動症較有關連。

 

 

6. 睡眠障礙 ( 夜驚 ) :在睡眠中感到極度的恐怖、驚嚇;但是在早上起床後,並不記得夢中確切的內容,只記得非常可怕。家長可能會觀察到病童在睡夢中出現呼吸急迫、大量流汗、心跳加速,但病童不一定會驚醒。

 

 

目前台灣治療過動症的原則,皆是由兒童精神科醫師經由詳細的問診及多次的觀察,確定診斷後,給予藥物治療以及行為治療雙管齊下,另外還需配合家長的親識教育以及學校的輔導。常用的藥物,以利他能 (Ritalin) 和專思達 (Concerta) 為主,藥物主要的副作用包括初期使用出現的失眠,食慾變差,噁心嘔吐,或坐立不安。藥物治療到底應該持續多久目前尚無定論,但醫學界的共識是過動症需要長期治療,需要藥物和行為治療雙管齊下,更需要家庭和學校的配合,絕對不是吃幾週的藥就能永遠解決的。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因過動症前來求診的患者愈來愈多。「過動症」到底是什麼?能夠治好嗎?到底需不需要服藥?這是所有家長所關心的問題。

 

雖然在近幾年「過動症」這個名詞才在台灣社會流行起來,但是這並不是個新的疾病。早在 18 世紀中期,德國醫師霍夫曼就曾在他的詩作中描寫一位過動症的孩子,而到了 20 世紀初,英國醫師史提形容這樣的孩子是熱情、不專心、目無法紀、衝動,容易有攻擊性、無法自我約束的。可見這個問題已經被醫學界重視以久,但直到近來,過動症需要治療的觀念,才漸為社會所接受。

 

 

過動症的全名,其實是「注意力缺失及過動障礙」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 ( 以下仍簡稱過動症 ) ;整體症狀的表現,可以區分為:

1.過動 :不管在那種場合,都無法保持靜態,不斷的扭動身體,不斷的擺動手腳,而且活動量非常大,其情緒的表現也比較強烈。

2. 衝動 :常常不經思考就回答問題,寫考卷時總是還沒看完問題就寫下答案。自我抑制能力不足,不由自主地重複違反規定,即使給予處罰,仍然持續違反紀律。常因沒注意到前方的障礙物而發生跌倒或撞傷。

3. 注意力不集中 :非常容易受到環境影響而無法專心完成一件事,即使不斷提醒或指責,仍然很容易分心,在老師的眼中往往是一個十分散漫的小孩,而且在學業上常出現學習障礙的問題。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 5~7% 的學齡兒童患有過動症,換句話說,平均每個班上都有 1 到 2 個過動症的孩子,而男女比率相差甚多;男孩約為 9.2% ,女孩學為 2.9% ,差距的原因在於:男孩大多表現出衝動及過動的症狀,容易被注意到,而女孩常常是屬於注意力不集中型,常常被忽略。過動症也不是兒童的專利,據研究發現,有 3 成到 7 成的過動症持續到青少年及成人,成人患此病的比率約為 2% 。

 

造成過動症的原因目前仍眾說紛紜,科學家想找出過動症和遺傳及環境的關連,但是目前仍然沒有具體的結論。近年來檢測儀器快速進步,發現腦部的結構及化學神經激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過動症病童的前額葉平均比正常兒童小 10% ,而在網狀活化系統中,多巴胺 (dopamine) 以及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等神經傳導物質的缺失或異常,也可能誘發 ADHD 。證明了過動症是一種腦部的疾病,並非父母教育失敗所造成的。

過動症造成的問題,不單只是在於不聽管教、或是功課不好。更重要的是, 因為衝動、過動、注意力渙散,而造成溝通表達上的困難,以及衍生而來的學習挫折感,人際關係惡化,小朋友的成長之路可謂困難重重 。研究報告指出,過動症的孩子若未即時治療,日後成為問題青少年,飆車、嗑藥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