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轉吹東北季風,代表秋天進入了尾聲。此時的節令叫「寒露」,夏天酷熱不再,而早晚溫差加大。我們的身體和大自然相呼應,這一陣子,呼吸器官的疾病和自律神經失調的疾患都增加了,其實都和現在的節氣轉變有關。而這個節氣轉變所造成的障礙,中醫把他叫做「燥邪」。
中醫講外來的邪氣有六:風、寒、暑、濕、燥、火。其中燥是被研究得最少也最晚的。今天就來和大家談談「燥邪」。
中醫討論「燥」的議題,最早可追溯到2400年前的內經:「秋傷於燥,上逆而咳」《生氣通天論》,意思是說,在秋天被燥邪所傷,會導致肺氣上衝 ( 原本應該下降 ) ,而造成咳嗽。「燥」依字面可解釋為乾燥,主要表現的臟器為肺,對應的性質是「金」。
然而接下來的2000多年中,中醫師們對「燥」的定義和病症的討論莫衷一是,各說各話,一直到清代溫病學派大師吳鞠通的出現,「燥邪致病」的機轉才大致抵定了下來。
( 吳鞠通←我的偶像……祟拜!!! )
吳大師是這議說的: %^#$%^#&#&#^%………。( 很難的文言文,略。以下翻譯成白話文 ) :
「咳咳!(清痰),為什麼古往今來,大家對燥邪致病的機轉,各種說法之間有很大的衝突呢?因為燥邪基本上有兩種!一種叫溫燥,另一種叫涼燥啊 !」(鏘鏘鏘鏘……鏘!)(觀眾起立鼓掌)
溫燥比較偏火氣,比較容易理解,如果要在世界上找一個地理環境來比擬,就是「沙漠」→熱到水都乾掉了。身體的症狀包括:聲音沙啞、皮膚乾燥、口渴、便秘、乾咳……這時候吃「 x 都念慈庵 x 貝枇杷膏」或水梨、柑橋、蜂蜜……等效果都不錯。但是,在台灣這個潮濕的環境裏,再怎麼熱,也頂多變成峇里島,不會熱到變成撒哈拉大沙漠。事實上,臨床門診 ( 尤其在台北 ) 也很少見到溫燥外邪的病人。
但是涼燥就很常見了,這一陣子出現的咳嗽及腹瀉病人幾乎都是涼燥外邪所導致。
涼燥很有意思,是寒冷造成的乾燥。怎麼去理解呢?像冰箱裏的檸檬,放了幾天就乾掉了。更精確的講,把身體比喻成一顆大樹,如果氣候突然變冷,封閉了樹葉的毛孔,毛細作用失常,根部的水份沒有辨法上升到樹的頂端,結果樹葉就變黃乾枯。這就是涼燥。葉子像徵我們的呼吸器官,而毛細作用就象徵我們體內的水份代謝循環。
所以在涼燥的初期,因為肺氣不宣,而出現頭痛、微惡寒、鼻塞鼻水咳嗽痰等症狀。常被誤以為是風寒感冒,結果咳嗽就久治不癒。
另外呢!因為水分沒有辨法上升,因此身體的下半部水分就過多,而造成腹瀉,這就是涼燥感冒的特色。
「杏蘇散」就是拿來治療這個「涼燥」的咳嗽和腹瀉。方子的後面附註:如果有腹瀉的話,可以加厚朴蒼朮來治療。
如果這個毛細作用的失常持續下去,乾燥的情形持續發展,不但水分無法到達樹頂,連樹幹都上不去,那麼樹幹就會開始乾裂。許多人的便秘,就是這種「燥邪」導致的便秘。大便乾如羊屎,甚至像小石頭,堅澀難以排出。這種便秘十分難纏,常常軟便藥要吃到很大的劑量才能解便。
吳鞠通建議,用「烏藥順氣散 + 巴豆」或是「大黃附子細辛湯」的加減,來治療這類疾病。才能拔除病根,徹底解決問題。
所以這個「涼燥」,在一開始看起來像是「寒」,到最後卻轉變成「熱」,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也難怪 2000 多年來,眾說紛云,有的人摸到象腿,有的人摸到象牙了。
那麼對於「涼燥」該如何保養呢?枇杷膏、水梨、柑橘、蜂蜜、燕窩……這類滋潤的食物對於涼燥不但無益而且有害。因為水份已經上不了樹頂了,再持續的澆水的話,只會導致根部的腐爛。重點應該是清除掉樹葉的寒氣,以加強樹幹中的毛細作用,讓水份重新進入樹葉,樹葉才能重現生機。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個方子叫炙草乾薑湯。這個方子簡單又好吃,可以作為「肺寒致燥」,也就是「涼燥」的保健方。我個人十分推祟。
這陣子如果常覺得胸口悶悶、提不起勁、容易煩躁,喉嚨有一點點怪怪的,或是在冷氣房中待太久,覺得口乾又有點冷的時候,大家不妨試試。個人建議的比例是:乾薑三錢、炙甘草二片,放馬克杯,熱開水沖泡 3 分鐘,可重複沖泡 3 回。味道芳香、口感甘醇。對於肺胃虛寒的人也十分有效。
但是記得:不可以用生薑喔!一定要用中藥房的乾薑才行。
秋燥其實不止影響呼吸系統,也影響大腦的功能。秋瑾的詩句:一葉落而知秋深,秋風秋雨愁煞人。多多少少描了秋天肅殺的氣氛。
憂鬱的人原本就有肺氣不通暢的問題, ( 素問.調經論: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 ) 。因此有許多憂鬱症的患者在進入秋天後開始惡化。這時醫師也應該順應節氣的變化,調整患者肺氣的開合,以利身體的循環,減少秋燥的傷害。另外,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在這段期間,最好多至戶外運動,享受難得的陽光。
希望我們都有個秋高氣爽的秋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