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們把這個方子的來源揭曉了,可是還沒有仔細的探討,這個方子是如何的作用,又要如何去使用呢?也許不少內行人已經抓到這個醫案的精髓了,但今天我們還是不厭其煩的,把其中的線索拿出來討論一下:
薛醫師在文章中指出陰火的二個症狀:
累過了頭使元氣受傷,會造成「陰火下注」的現象,而導致失眠,腿部酸熱好像快要抽筋……等現象。這是其一。
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到了(該)上床睡覺的時間,即使今天已經很累了,仍然無法入睡,一定要搞到很晚很累才能入眠。這是其二。
而如果,當天有吃補中益氣湯+麥冬+五味子+黃柏;這些症狀都會消失,而睡眠也能正常。
綜合起來,我們看到「陰火」的起源和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陰火的起源,是累過了頭,元氣受傷。也就是說,因為太累了,脾胃的正氣(電池)已經用完;身體的備用發電機(腎氣)開始啟動。
我們想像這部發電機,被注入了一定量的柴油,開始運轉提供電力;可是不到這些油用完,這個發電機是不容易被停止下來的,所以才會很累又睡不著,非得把這些力量用完,才能入睡。
可是就像柴油發電,會有一些臭味或是副作用,腎氣這個發電機一旦必須大量供電,就會導致神經的不穩定或過度亢奮,而造成大腿內側的筋有抽縮的感覺,甚至出現雙腳必需「左右頻移」,類似「不寧腿症候群」(請點我)的狀況。
所謂的「陰火」就是指這個備用發電機作用時所產生的一些亢奮和不穩定的現象。
讓我們用圖說來表示:
<圖一>陰火(腎的虛火)的產生
<圖二>補中益氣湯加麥冬、黃柏、五味子的作用機轉
因此在使用的時候,可以依據身體的症狀和脈象、患者的睡眠習慣、推敲患者脾胃正氣和腎虛陰火的比例,來調整「補中益氣」和「麥冬、黃柏、五味子」的比例。
了解這個原理,我們就可以再進一步,往「精準」路線推進。根據薛醫師的記載,他自己服用這個方的時間是白天,當時當然是水煎劑。相對而言是劑量比較重的。
而我個人認為,陰火產生的最重要時機,就在於「累過頭」那個時候,也就是過了想睡的時間反而睡不著的那個時間點。
因此我將這個方改為晚上睡前服用,如此「精確化」的調整服藥的時間之後,甚至可能達到,只需要服用5 -8克科學中藥就得到「覆杯即瞑」的效果。
講到這兒,對於這個「讀書過勞反睡不著」的助眠方的使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呢?
這個醫案中,還留有一個有趣的點:薛醫師到了56歲(謝謝gina、初心、小蟻的協助)喪母時,出現了牙齦出血的症狀,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類似牙周病發炎出血。這個部份,我們留待下一次再進一步談,大家不妨猜猜看,牙周病出血和薛師的體質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