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到,這群患者的中醫病理上,普遍有「肝腎不足」和「陽氣受阻」的重要性。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已經數次提到 「肝腎不足」和「自律神經失調」的關係 ,因此本篇文章的重點就放在「陽氣的開展」上。

西醫談到「頑固型憂鬱症」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時,主要是針對,對於抗憂鬱藥物反應不良的憂鬱症 。本文想討論的除了「藥物反應不佳患者」的常見體質以外,更進一步涵括了「症狀反覆發作、不易停藥」的患者。希望從中醫的角度,和讀者分享這群患者的常見體質、中醫生理概念、以及治療的思維

要講「陽氣的開展」,首先就要簡介一下,中醫對於陰陽的概念。陰陽是對立的,也是互生的,普遍的用在中醫所有的概念系統之中。當我們談到中醫的「陰、陽」時,其實非常含混而籠統的。像腎中有陰陽、胃中也有陰陽,都代表不同的東西。因此在使用中醫的名詞作為解釋時,務要要清楚的定義,並且要和治療的藥物作連屬,才不致混淆。

人體的氣,也有分很多種,宗氣、胸中大氣、營氣、衛氣、腎間動氣……等等。然而我們今日講的「陽氣」,指的主要是「衛氣」。

所謂的「衛氣」,也就是「保衛的氣」。是指由腎所發,下行會陰,配合督脈的力量,以及三焦來的津液,經由足太陽膀胱經散發全身的一種能量;在中醫的生理學中,認為衛氣的特性是「快速」及「強悍」,而「衛氣」的功能在於:

 

 

1.護衛肌表防禦外邪的入侵;

 

2.提供臟腑 / 肌肉 / 皮毛的能量,

 

3.調節腠理及汗液。

因此,一個人對於寒熱的適應能力、身體流汗的多寡和位置分佈,和衛氣有直接的相關。另外,衛氣和營氣的協調,也和人體的生理時鐘相關。營衛能和協的話,則日夜的節奏就能正常運行,在白天神清氣爽,夜間能熟睡 (< 靈樞.營衛生會 > :晝精而夜瞑 ) 。

在歐美等高緯度國家,因為冬季太長,而冬天時大陽照射的時間又很短,因此出現「冬季憂鬱症」的疾病。西醫的解釋偏向和腦下垂體和褪黑激素有關。而從中醫的角度看來,陽光的照射的確是有助於衛氣的健旺和流暢的。

臨床上在治療憂鬱疾患,以及其他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時就常常觀察到,一旦遇到季節的變化、以及寒流或雨季來臨時,有些衛氣不足的體質,就特別容易受到影響。

 

症狀比較輕微的患者,只會出現肩頸肌肉僵硬不適,或身體的關節或肌腱開始發炎腫脹;症狀嚴重的,則會出現心情沮喪,缺乏活動力,性情退縮、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這些情況,都和「衛氣」不能正常發揮其「護衛」的功能有關。

通常在左手的脈象上,會出現沉、細、緊、弦等脈象。而頭痛、頸緊、背痛幾乎是這些患者共有的症狀。

依照衛氣受損 / 受阻的層次和相關的中醫生理,個人認為,可以使用:桂枝湯、桂枝加附子湯、當歸桂枝湯 ( 葉天士方 ) 、當歸補血湯、參茸湯、三鹿丸、督脈活絡方 ( 仿葉天士方 ) 、六味回陽飲 ( 景岳方 ) 、左歸丸、右歸丸等。

 

甚至,從三焦和衛氣相關的角度來看的話,柴胡桂枝湯、柴胡桂枝乾薑湯、柴胡龍骨牡蠣湯等通暢三焦的方子,也具有協同衛氣、提升清陽,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陽氣得以開展,依照中醫的生理概念來說有幾個方向的效果:

1. 能量能上升到巔頂,則頭腦思緒可以清楚,不會常常恍神、忘東忘西、注意力不集中……。

 

 

2. 肝膽之氣的上升,很大成份是依靠衛氣的幫助,因此我常用使用這個方向來幫助心中莫明生出現恐懼、徬徨等情緒的患者。

 

 

3. 衛氣的充盈,能夠幫助人體適應自然界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減少因為氣候轉換、冷熱不和所造成的身體酸痛緊繃、食慾減退、手腳冰冷、性情退縮……等等。也是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在後期調理,預防疾病復發十分重要的一個步驟。

 

 

4. 衛氣不足的患者,有時會造成全身的代謝緩慢,造成對藥物的反應不佳的情況,針對這群患者,予以大量的補氣、暢行衛氣、提升陽氣,反而是治療的第一個步驟。

當然,衛氣不是愈強愈好,中醫講求的是五臟六腑的平衡讓能量以最穩定的方式流動。只是有的時候為了治病,要先將氣的量提升到生理程度以上,再將這些氣導入應走的經絡臟腑,所以在服藥期間也可能有一些頭頂脹脹的、身體熱熱的、或精神較為亢奮的反應出現,但這些都是屬於治療期間的過渡階段,只要和醫師討論,先暫時忍耐一下,等待適合的時機再將藥物做調整即可。

 

以上,是我臨床門診的小小心得,在此與大家分享,希望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也希望中醫的同好和前輩能予以指點,讓患者能得到更多更好的照護。

 


Ps. 本文把重點放在「衛氣」上,至於四逆湯系列,當然也是提升陽氣的有效藥方,不過以後有機會再談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tor01j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