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身為男性的孔夫子如是說。不過許多女性同胞可不一定同意,每個月「好朋友」來訪前,總是伴隨著身心的一場煎熬。
經前症候群是指在每次月經來潮前的 10-14 天內 ( 即黃體期 ) ,出現一系列身體及心理的症狀,包括頭痛、乳房脹痛、腸胃不適、情緒失控、疲倦、失眠、水腫等等
。統計研究發現,至少四分之一的女性有經前症候群,而其中有 5-10% 的女性症狀十分嚴重,甚至影響日常生活或無法工作。目前研究認為,是許多激素的失衡所造成,尤其是荷爾蒙和血清素。常見的症狀,以及簡易的評估方法,可以參考下表。
表一 經前症候群症狀評量日記
日期 |
|||||||||
症 狀 |
1 |
2 |
3 |
4 |
5 |
…… |
28 |
||
症 狀 |
生理反應 |
頭痛 |
|||||||
乳房脹痛 |
|||||||||
身體浮腫 |
|||||||||
腸胃絞痛 |
|||||||||
關節肌肉痛 |
|||||||||
情緒反應 |
失控衝動 |
||||||||
渾鈍 |
|||||||||
情緒不穩 |
|||||||||
緊張易怒 |
|||||||||
哭泣 |
|||||||||
疲勞 |
|||||||||
焦慮 |
|||||||||
躁動 |
|||||||||
憂鬱沮喪 |
|||||||||
行為改變 |
失眠 |
||||||||
食慾增加 |
|||||||||
協調性變差 |
|||||||||
0. 沒症狀 1. 輕微症狀 2. 中等症狀 3. 中重度影響作息 4. 重度 |
(ps. 本表節錄自:黃鈞源,黃麗卿。基層醫學第二十二卷第三期, p91)
西醫建議由運動、飲食、放鬆訓練、認知行為治療,或補充某些營養素。嚴重者可以使用抗憂鬱劑、抗焦慮藥物、止痛藥、避孕藥……等等。不過目標放在症狀的緩解,以減少對生活的干擾。
有趣的是,目前在醫學研究中,研究最廣,最被肯定的治療經前症候群的營養補充物居然是鈣片。在服用三個月以後,有接近一半的人,在整體症狀上會有改善。如果給一些味素藥 ( 安慰劑 ) ,三個月後,也有 3 成的人感覺有改善。這個事實提醒我們,時下許多健康食品,打著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名號,是不是能比安慰劑或鈣片更為有效呢?
......未完待續。